十年回首來路 校園詩夢華章
在2021年元旦來臨之際,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向關心支持校園文學事業發展的各位專家、作家以及從事校園文學實踐與研究的同仁致以真誠的問候和新年的祝福!
回顧我國 20 世紀初新文化變革以來的現代社會發展,無論是新文學,還是新教育,校園里總是流淌著一股源源不斷的清澈的泉水——那就是我們的校園文學。
2010 年,和如同此前的一百多年一樣,文學像花兒般在成長的校園里綻放;夢想,正乘著文學的翅膀向遠方飛翔。不一樣的是,這一年開始,為了研究這些校園里產生的文學,誕生了一個專門的學術研究團體——那就是 我們的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這標志著校園文學進入了主流學術機構的視野,成千上萬的校園文學實踐者與研究者,有了自己的組織和耕耘的田園。
十年過去了,當我們驀然回首的時候,當年的青澀少年早已學業有成——有的成了青年實力作家,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有的成了報刊編輯,為繁榮文化搭建階梯;有的成為教師,又回到學校辦文學社團……他們憑借文學特長成為各行各業具有文化品位和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而那些文學社的指導老師雖然又添了幾許白發,但簇擁在周圍的一茬茬文學少年卻始終充滿了勃勃朝氣。
十年過去了,我們的校園文學研究和實踐也像一個充滿朝氣的少年一樣,一步一步走出了一片天地——校園文學作為文學現象所具有的特殊意義逐漸得到發現,校園文學作為教育現象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所具有的獨特價值已經有了共識,校園文學對于學校文化乃至社會文明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越來越被重視。我們在有關單位支持下通過建立實驗基地開展了一系列課題研究與實踐活動:從校園文學的定位到歷史發展,從社團活動到課程資源開發,從課題研究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從倡導“文學課堂”、文學特長生培養到創建文學教育特色學校等層面,以校園文學實踐活動為平臺,以文學教育為主線,穿起語言能力、審美能力、思辨能力、文化傳承等方面的核心素養,不斷開拓新的視野,努力建構校園文學與文學教育理論體系,為課堂教學注入生命力,為語文教育增添新活力,為學校文化建設增強凝聚力,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使校園文學的學術研究日益深入。
在這十年中,每年一度的全國校園文學研究高峰論壇和成果展評交流活動已經成為 國內校園文學領域的盛事,每屆論壇都緊緊圍繞校園文學研究與實踐中的熱點問題進行深入研討,通過學術交流、成果評價等形式,搭建學術交流平臺,不斷拓展研究視野和思路,引領學校重視校園文學的創新實踐。
在這十年中,校園文學已經成為帶動中學生寫作的重要途徑。我們通過“葉圣陶杯” 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等品牌賽事,宣傳健康的寫作理念,引領積極的寫作風尚,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營造了一種良好的寫作氛圍,激活著學校的語文讀寫教學,使更多的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這十年中,校園中的教師寫作隊伍也日益壯大。他們一方面在課堂上教書育人、答疑解惑,另一方面也用自己的文學情懷和創作追求成為學生們寫作的榜樣,教師作家的雙重身份使他們的教學更有說服力,也使他們的創作更有生命力。他們的創作甚至成了當今社會的一種值得重視的文學現象。研究會專門設立了“葉圣陶教師文學獎”,至今已舉辦四屆,近日又啟動開始舉辦第五屆,為鼓勵教師文學創作、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十年過去了,如今,我們的國家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我們的教育也開始了一個新的征程。2018 年 1 月教育部頒布新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以四個核心素養設計“學習任務群”,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構建開放有序的語文課程,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其中,在學習任務群中,“文學閱讀與寫作”及有關文學專題占較大比例,突出了文學教育的重要性,這為校園文學發揮優勢提供了美好的前景。
文學陶冶心靈,文學啟迪智慧,校園文學必將為素質教育插上騰飛的翅膀!
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發揮校園文學的教育功能與社會資源優勢,開辟文學教育新模式,培養具有較高文學素養、文化品位和綜合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在國家大力推進青少年核心素養教育和人才選拔評價機制改革的背景下,讓我們以更加自信的姿態和創新精神,堅守初心,奮力前行,追逐夢想,努力開創校園文學事業新局面。
祝大家元旦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